主页 > 要闻 > 正文

“七七事变”88周年 台湾黄埔后人:从抗战到光复,两岸同心则民族兴

“七七事变”88周年 台湾黄埔后人:从抗战到光复,两岸同心则民族兴

 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,“水韵江苏”全媒体平台推出《水龙吟·大运河江苏段》短视频,特邀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灿铭为片头题字。正片集结大运河江苏段“朋友圈”10项文旅资源,从白蛇传说、惠山泥人、宋锦织造技艺等非遗项目,到寒山寺、扬州园林等知名景区,“诗和远方”于此相会。古风原创歌曲由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员蔡婧、昆剧院“昆五代”小生宋博凡联袂演绎,其唱词套用传统词牌“水龙吟”。视觉画面则将微观置景和实景画面相融合,生动呈现大运河文化的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。

开通半年、14.9万人次……“港珠澳大桥游”日渐火热促进大湾区深度融合

 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(李柏涛)“‘七七事变’是全民族抗战的起点,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坐标。”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,从乙未割台到抗战胜利,两岸同胞始终在民族苦难中紧密相连——大陆各界视割让宝岛台湾为民族之痛,台湾同胞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从未停止抗争,更有无数志士投身抗战。

  资料图:丘智贤在“孙中山与黄埔军校——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”学术研讨会上作主旨演讲。(受访者供图)

  今天是“七七事变”88周年纪念日。今年是抗战胜利、台湾光复八十周年。在丘智贤看来,台湾回归中国,是两岸同胞用鲜血凝聚的民族尊严,更是抗战精神对当下两岸交流的重要启示。“当年全民族在极端艰难中以‘不怕苦、不怕死’的信念捍卫民族尊严,今天两岸民间交流虽面临挑战,却更应延续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。”

  “回望历史,两岸同胞曾在战火中并肩赢得民族尊严;立足当下,更应珍惜共同的历史根基。”丘智贤认为,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、两岸关系面临考验,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给予的最大启示,是让两岸同胞始终坚守正义与和平的价值。

  “从抗战到光复,我们以惨重代价换来了统一与尊严,这份共同的历史记忆不应被遗忘。唯有传承团结抗战的精神,才能为两岸同胞开创更美好的未来。”丘智贤特别提到,“在新科技浪潮与国际变局下,台湾青年更需传承‘冲破横逆’的精神。只要目标正确、携手向前,两岸合作必定大有可为。”

  丘智贤表示,两岸同胞应努力探寻共同的历史记忆,重温艰苦卓绝的民族精神。作为黄埔后代,他始终坚信,历史早已证明,两岸同胞同心则民族兴。铭记“七七事变”,并非为延续仇恨,而是要从共同的苦难与抗争中,汲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。(完)

【编辑:张燕玲】

今日文章推荐:

  1. 海南保亭展现国产榴莲主产地的风采与贡献
  2. 1235公里12站!这两座城市首开直达高铁
  3. 马来西亚侨界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
  4. 桂林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转为“灾后抢”供电部门有序复电
  5. 中法天文卫星发射升空
  6. 东西问丨翁淮南:何以华夏,用物证读懂中华民族
  7. 中国海警局代表团参加第20届亚洲地区海岸警备机构高官会工作级会议
  8. 第十一届世界沙滩手球锦标赛平潭开赛
网站编辑:公益时报